前言:
前言:特朗普突然态度大变,直言不满普京,还宣布会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事,可为什么突然转变立场呢?实际上,这一变化源自他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兑现当选时承诺的快速平息冲突,因为乌克兰的局势实在太危急。7月3日深夜,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外交风波。
普京一口咬定乌克兰得认命,默认乌东四州就这样被划走,还要彻底和北约绝缘,这一番操作让特朗普想当调停人那点小算盘全泡汤了。他原本想给乌克兰点压力,结果一点用都没使上;连普京那头也压不住,折腾到头只落得灰头土脸。特朗普这个转弯也让普京挺被动,西方各国立马又摁倒一块儿,俄罗斯现在可真是遇上棘手难题了。
1
俄乌冲突局势再生波澜,原本松散的西方阵营因为特朗普对俄态度变化又拧成一股绳。7月8日,特朗普直接表态,对跟普京的电话沟通很不满意,紧接着白宫和五角大楼就对外宣布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有了这个信号,大家都看得出来,特朗普团队上台这大半年,对待俄乌冲突的立场出现了实打实的变化。特朗普对俄态度骤变,也说明这场冲突的局面出现了新的拐点。
7月10日,特朗普爆料乌克兰援助的具体细节,说“我们正向北约输送武器,这些费用全部由他们支付,北约会把装备交给乌克兰。”五角大楼也宣布,首批重新运送的武器里就有乌军非常缺少的155毫米炮弹和HIMARS用的精准制导火箭弹。此前特朗普还站在俄罗斯一边,频频施压乌克兰让其妥协,搞得整个西方阵营都分裂了。而现在他态度一转,西方阵营重新合拢,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2
美国为乌克兰备好了一批导弹,眼下西方国家也在紧锣密鼓地集结军备,升级对乌克兰的全方位支持。现在,美国打算把爱国者导弹送去援助乌克兰,还放话说会源源不断地给乌克兰提供更多导弹。不过它的做法挺巧妙:美国先把武器供应给北约盟国,再由这些盟国转手交给乌克兰。至于这么操作的理由,美方说得很直白:“直接从德国把武器调过去,比让工厂现造再发美国出货快多了。”
具体说起来,欧洲那边的盟友会先把自家库存的武器给了乌克兰,美国再给这些盟友补上新的装备。美国为啥不直接把东西递给乌克兰?压根原因就是乌克兰手头没钱。美国卖给北约的小伙伴,盟友们得全款结账;而他们呢,往往只能收下乌克兰的“白条”。这种“轮换武器”的做法,速度快,分摊了成本,既满足了火力支援,还让美国军火公司生意红火,关键还不用美方自己垫钱。
美国援助导弹刚一落地,顿时成了各方关注的风向标。英国这边动作挺快,直接放了个大招。7月10日,乌克兰国际会议在罗马召开时,英国和乌克兰当场签署了个历史协议,承诺要给乌克兰送去5000枚防空导弹。说到这批武器,英国已经专门划了预算来采买。大家都知道,这些导弹是北爱尔兰的Thales公司造的,里面有70毫米的FZ275 LGR和Martlet防空导弹,专门对付无人机、直升机这些空中目标,打击力可真不一般。
这批导弹的价值高达25亿英镑(34亿美元),英国还打算送乌克兰350 枚ASRAAM导弹。英国这5000枚导弹到位后,估计会对俄罗斯的无人机啥的形成不小的威胁。德国也不含糊,准备给基辅提供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2。与此同时,美国雷神公司也加快了爱国者拦截弹的生产速度,想给欧洲盟友补充弹药库。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苏纳克联名宣布:两国会向乌克兰派遣联合部队,人数差不多能达到“5万人”,还能进行大规模行动。法国还准备带头组建一个30万人的联军,未来打算驻在乌克兰。
3
普京面临的真考验来了,在北约新一轮的包围攻势下,俄罗斯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战场优势。毫无疑问,对普京来说,北约等西方势力突然合力对俄罗斯,是个真正的考验。按照他的布局,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快速赢得战场上的胜利,为最终的和平谈判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诉求。今年4月,俄国防部宣布收复了库尔斯克,6月则全面占领卢甘斯克,在顿涅茨克和苏梅地区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俄军眼下算得上打得顺风顺水,正在把红军城团团包围,随时都能攻下来这块硬骨头。可搁这节骨眼上,北约那边明显加大了动作,俄军这边的攻势估计很难再像之前那么猛了。再说了,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当下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军费开支已经占GDP的6.3%,财政支出里头也砸了41%给部队,这都快到顶了。
普京原本打算到2026年,把军费降低10%到15%,一方面缓解财政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想让民生水平提高一点。可这次北约大力帮乌克兰,显然会影响他的这个打算。7月10号在罗马举行的峰会,重点讨论了要“切断”俄罗斯“影子船队”和“第三国供应”这两项措施,目的就是想动摇俄罗斯的经济基础和财政状况。对普京来说,这无疑是个挺大的考验。
配资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