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党委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党团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为主线,先后部署11支实践队伍、200余名党团干部师生深入河南多地乡村一线,在田野间书写青春志愿、服务社会的生动答卷。
构建“三维育人”体系
学部党委始终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试金石”,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团联动”的三维育人体系。
党委主导定航向
学部党委以高站位谋划 “三下乡” 社会实践工作,将其作为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核心载体,通过专题会议精准部署实践任务。党委明确要求打破党团活动壁垒,推动 “三下乡”实践与“三会一课”的政治学习、“主题团日”的思想引领深度融合,形成“理论学习—实践践行—价值升华”的闭环育人链条。并且要求立足学部工商管理等商科专业特色,锚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主轴,让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感悟初心使命,在服务群众中强化责任担当,以党委的精准领航确保实践活动始终沿着育人初心与时代需求同向发力。
支部联动建机制
各党支部牵头建立“实践前-中-后”全周期培养闭环:实践前,通过主题党日开展政策学习,邀请支部书记或者委员进行培训;实践中,党员教师与团员结对,带领学生记录实践日志、梳理问题清单;实践后,召开组织生活会总结反思。2025年“法润心田”宣讲团联合荥阳任河村党支部,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党员骨干带头解读《乡村振兴促进法》,累计服务村民300余人次,推动法治理念扎根基层。计划活动结束后在校园内进行“乡村归来话收获”分享会,形成了闭环培养体系。
党团协同育初心
学部团委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在党委指导下组织团员青年走访安阳林州红旗渠、信阳大别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教师带队讲解党史、新中国史等,团员学生通过“红色故事分享会”“初心日记”等形式深化感悟。2023年红光致远寻访团在安阳林州青年洞,由党员教师领誓重温入团誓词,团员代表分享“红旗渠精神与青年担当”感悟,推动“专业实践+红色教育”深度融合。
打造“三化协同”实践模式
配资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